从山地“劣势”,到全省“先导”,河南嵩县的“破题”之路

大象新闻记者 成书丽

片区组团,山区如何系统破题?日前,河南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名单发布,嵩县作为16个先导区之一,成为全省山区县的典型样本。

作为洛阳南缘的山区大县,嵩县地处伏牛山深处,山区面积占比95%,地形起伏大、村庄分布散,一度受困于“资源禀赋优但转化效率低、生态本底好但产业支撑弱”的典型山区困境。

从山地“劣势”,到全省“先导”,嵩县是如何破题的?5月7日,河南省嵩县举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专题培训,三农学者、老杨会客厅创始人杨建国应邀作专题报告。报告会上,杨建国以《以片区组团之势打造山区乡村振兴嵩县样板 以三农三增之效交出“四高四争先”嵩县答卷》为题,梳理总结嵩县先导区的路径和探索,并为未来发展提供针对性意见和建议。

从山地“劣势”,到全省“先导”,河南嵩县的“破题”之路

嵩县出圈,释放了什么信号?

在杨建国看来,嵩县从“连片推进”到“集群发展”,从“农文旅融合”到“组织协同治理”,让人们看到:即使是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山区,也能打出“组团破圈、协同突围”的漂亮仗。

嵩县作为洛阳副中心城市生态涵养核心区,既有丰富的山地资源、文化资源,也有政策制度“试验田”优势。此次“先导区”之选,也是洛阳整体片区化战略中的一次布局延伸,把嵩县推上更高平台,承担更多使命。

从山地“劣势”,到全省“先导”,河南嵩县的“破题”之路

从“山区县”到“先导区”,嵩县拼的是“系统力”,争的是“主动权”。

从“山地逻辑”到“片区共振”

杨建国总结说,嵩县的片区化推进,核心是在“统”字上做文章,在“联”字上做机制,在“用”字上见成效。总结来看,主要有八方面的基础性探索与系统性经验。

第一,高位推动机制:让片区化成为全县“一把手工程”。

嵩县推动片区化建设,起点就不低。不是“哪个局先做试点”,而是“县委书记挂帅、县长牵头”,设立专班机制,把这项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、主抓手。明确提出“一年一批、八年完成”,通过“年度滚动—全域覆盖”的推进路径,实现节奏有序、步步为营。

更关键的是,这种高位推动不止于“开会部署”,而是落在机制执行层面,压实到项目、人员的最末端。这是嵩县能走在前列的第一步。

第二,“运营前置+强村公司”:让项目不再“重建轻管”。

传统村庄建设,常陷入“项目完成即终点”的误区。嵩县则早早将“运营”理念融入设计逻辑,把“建”和“用”、“建”和“产”打通。

县里主推“强村公司”模式,通过片区运营平台,统筹项目建设、资产管理、服务供给。许多村庄从项目一落地就明确“谁来管”“怎么用”“谁来运营”,极大提升了后续可持续性。

第三,八大制度创新:将“山地+实践”转化为体系化规则。

片区化不能靠“拍脑袋”,更不能靠经验主义。嵩县形成了多个制度成果,诸如“345岗位”、“353治理”、“4321分配”、“1234参与”等机制,既是来自基层的智慧结晶,也是山区治理的集成创新。

这些机制背后,是对“谁来干”“干什么”“怎么干”“干了谁评”四个层面的系统设计。比如“345岗位”明确村组三级具体职责,“4321分配”破解村集体收益分配不公,“1234参与”则让群众全流程参与、全链条获益,真正实现“群众的事,群众做主”。

第四、典型组团示范:环湖组团带动片区“组合发力”。

环湖组团组团堪称嵩县的片区化样板:集中发力于“景观重塑+休闲体验+中药材产业”,实现了产业、服务、治理的三位一体推进。
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“撂荒地整治”——不是单一种植项目,而是配套水利、道路、电力等基础设施,再叠加产业化运营团队,把“难啃骨头”变成“片区抓手”。

第五、“五大抓手”贯穿片区建设全过程:全面推进而不碎片化。

片区建设必须打通五条“血脉”,嵩县对此有极为清晰的布局:

土地整治:将撂荒地整治与“万亩基地”结合,不仅让土地活了,更让治理能力提上去了。

供排水一体化: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,更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、生活习惯;

场景营造:以“可体验”“能打卡”“可消费”为标准推进文旅项目,彻底改变“空心村”印象;

市场化运营:片区建设不再靠财政输血,而是引导市场参与、企业经营、产业自循环;

文化艺术嵌入:打造“最美花径”“一宅四园”,将乡村美学与精神文明建设打通。

第六、党建引领+网格治理:山区治理有了“精细化模板”。

嵩县将党建力量“网格化”部署,做到村组“事事有人问、件件有人干”。利用数字平台,实现村情一键可查、问题一键报送、矛盾一键调处。山区村庄虽小,但治理难度大,嵩县以“微网格”实现了“大成效”。

第七、群众深度参与:组团建设不再“自上而下”。

嵩县创造性设计群众参与机制,确保群众从一开始就“看得见、能参与、有回报”。村民不仅是“看客”,还是“建设者”“股东”“受益人”,通过入股合作社、参与运营公司、担任村庄管家等方式,真正实现“共建共管共享”。

第八、调研先行、数据支撑:每一个项目都“有据可依”。

“吃透问题、对症下药”已成为嵩县的一种工作习惯。无论是片区选址、产业布局,还是服务配套、人才引进,嵩县坚持一线调研、系统规划、动态调整,数据、图层、台账一应俱全。

这些做法和机制,构成了“嵩县片区化”的基本盘,是山区县实施片区化策略的重要范本。

嵩县打法如何借鉴?

嵩县不是资源最丰富的县,却是把资源整成体系、把问题打通路径的县。杨建国认为,嵩县为广大山区县提供了三条可借鉴、能复用的路径。

第一:从“村村点火”到“片区联动”,破除资源碎片化。

不少山区县推进乡村振兴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:哪里有项目就往哪里投、哪个村子基础好就优先扶。结果是项目散、资金散、成效更散。嵩县走出的“片区组团”模式,实质上是一次治理方式的再造——村不再是作战“最小单元”,而是纳入片区整体设计;产业不再是单点突破,而是根据片区整体布局进行组合式推进;资源不再是分头投放,而是按照片区统筹,整合资金、项目、人力、政策。

山区要走出“破碎化”,就要像嵩县这样,把山头之间“串”起来、把项目之间“拧”起来、把组织之间“拉”起来。

第二、从“有资源”到“成体系”,打造适配山区的全链条产业。

山区不是不能搞产业,而是传统“点状开发”模式很难形成效益闭环。

嵩县在推进产业发展时,始终坚持一个原则:不是“有没有资源”,而是“资源能不能变资产、能不能形成链条”。

对于山区县来说,不只是发展“农头”,而是打通“工中”“商尾”;不只是做“当年见效”的项目,而是做“链上有未来”的产业;不只是做“土特产”,而是把“土”做成品牌、“特”做成流量、“产”做成系统。

这一产业打法,对全省山区县尤其有价值:不是从产业项目出发,而是从链条闭环出发;不是“靠山吃山”,而是“靠山造链”。

第三,从“项目推动”到“机制驱动”,破解山区县“干起来难”。

山区县的干部有干劲,但很多时候“使不上劲”。要么是责任机制不清,要么是推进机制割裂,要么是乡村一线“独木难撑”。

嵩县经验的一大关键,就是形成了片区为单元的“组织作战机制”。

每个片区都有领导包片、专班包村、清单包干;每个产业链条都对应一个推进专班,链上关键环节都有人盯;每项政策资源都挂到具体片区,形成项目化落地清单;每个专班都有定期评估、赛马机制。

嵩县做的不是“让组织去适应片区”,而是“为片区量身打造组织”,实现政策、人力、资金、责任“四位一体”精准投放。

山区振兴,需要一县蹚路、一带突破、一域带动。嵩县,已经走在了前头。

“接下来,全省更多山区县也可以从嵩县学什么、怎么学、学到什么,找到属于自己的‘先导’路径。”杨建国说。

PS: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,欢迎留言咨询,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。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aoshai.com/6862.html

(0)
百科参考网的头像百科参考网
上一篇 2025年5月9日
下一篇 2025年5月9日

相关推荐

  • 五一假期拍照神器 OPPO Find X8 Ultra现货热销

    虽说目前距离五一假期还有十天时间,但本周已经开始进入到假期调休模式,是时候对假期进行规划了。而准备在假期出行的话,提前准备一台拍照手机肯定有备无患,正在热销的OPPOFind X8 Ultra无疑是个非常合适的选择。 OPPOFind X8 Ultra已经在全平台现货发售,现在购买的话,在五一假期前肯定能收货,完全不耽误使用。 OPPOFind X8 Ult…

    2025年4月21日
    2700
  • 建设科学数据共享与自主平台,迫在眉睫

    科学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石,是验证理论、发现新知、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依据。作为记录实验结果和观测现象的核心资源,科学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知识,是科研人员探索未知、解决科学问题的宝贵财富。在国际上,科学数据的开放和共享已成为全球科研发展的重要趋势。然而,尽管我国科学数据的产生与积累已经相当可观,但开放程度与共享效率有待提高,符合国际标准的可信数据共享平台也相对…

    2025年4月21日
    2700
  • 赵志丹任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校长

    4月23日,教育部党组在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,赵志丹同志任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校长、党委副书记,孙友宏同志不再担任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校长、党委副书记职务。教育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徐青森出席会议并讲话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,教育部人事司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。 赵志丹,1968年6月出生,研究生,理学博士,中共党员,教授。…

    2025年4月23日
    2200
  • 这 5 个行为你以为在休息,其实非常耗精力

    策划制作 作者丨苏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审核丨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视觉丨朱航月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

    2025年4月29日
    1500
  • 助力技术经济融合 推动科普实践与推广

    宁方刚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,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。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,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科学普及如何促进前沿技术应用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值得研究。 中国创新力跃升至全球第11位:科普工作迎来新机遇 有两个关键指标值得分享。 第一个指标就是我国研发经费…

    2025年4月23日
    1900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PS: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,欢迎留言咨询,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