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百度地图深陷广告泥潭用户苦不堪言
百度地图涉及过度广告问题,给用户带来困扰,许多用户反映,在使用百度地图时遭遇广告弹窗、推送等形式的干扰,影响了使用体验,这一问题引起用户的不满和抱怨,亟待解决,百度地图因过度广告问题引发用户不满,用户反映广告干扰影响使用体验,亟待改进。
百度地图又被骂上热搜了。
原因是有媒体爆料,部分用户在使用百度地图打车时,发现弹窗广告的关闭按钮被设计得较为隐蔽,非常难以寻找,引发用户不满。
但很快百度官方回应称情况不实。然而不能否认的是,今年五月,百度地图因“车道级广告”事件”引发网友大面积不满。连带着当时的广告主东鹏特饮,一起被网友口诛笔伐。
但站在集团的角度,广告所归于的线上营销服务,对于百度贡献了绝对大头的收益。但是除了广告外,百度并没有找到其他成规模的变现渠道。
兴于广告,也困于广告,不止百度地图,百度搜索、百度APP 等多个产品都被用户诟病。但探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,急于变现,是导致百度用户体验下降的重要原因。
百度CEO 李彦宏曾在内部会议中称,百度打不赢仗的原因是“不聚焦”。但反观近十年来的所作所为,百度非但不是不聚焦,而是太聚焦:执着于盈利,甚至以业务的盈利能力作为衡量前景的标准,相关事件早已是屡见不鲜。
聚焦带来专注,也会带来短视。
对盈利的高度聚焦,将百度推上PC 时代的互联网霸主。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,过于聚焦盈利不仅会导致用户对百度的反感,甚至是百度自身错过风口,战略误判。
急于吃饱的李彦宏,目不转睛的往自己碗里盛饭。
广告性应激
近日,百度地图争议再起。
有媒体和用户反馈,在使用百度地图APP的打车服务时,广告关闭按钮被设计得较为隐蔽,难以寻找。
对此百度方面回复,“媒体报道展示的截图,与百度地图线上实际情况不符,我们有提供明显的关闭按钮,用户可随时手动关闭,且关闭后当日不会再触发。对于报道中的截图问题,我们也正在联系首发的媒体和用户核查。百度地图始终致力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,为用户提供安全、可靠、智能的出行辅助。大家在使用地图时有任何问题,欢迎随时后台留言或联系百度地图客服中心。”
笔者实测下来,使用打车界面时,虽然弹窗广告的关闭按钮确实是低对比度的灰白配色,但在广告弹出时UI 整体变暗的情况下,关闭按钮并不难找。同时按钮处于弹窗的下方,但尺寸合理,想要关闭并不困难。
界面右上方的浮窗广告,虽然关闭选项较小,但广告素材的整体尺寸不大,即使不关闭也不影响整体使用。
当然App 版本和手机型号不同可能导致广告内容和数量单位不同。但是相比高德地图、滴滴出行等打车软件,百度地图在打车流程中出现弹窗,广告展示的位置和尺寸,以及关闭按钮的设计与这些同行并无突出的区别。
但无可否认的是,百度早在今年五月就被爆出广告问题。
(注意右图“饮”字已经部分遮挡交通标识)
彼时,百度地图中的的虚拟车道,也被开发为了广告位。据部分用户当时的反应,这些文字广告非常扎眼,尤其是夜间模式下。部分情况下,广告甚至盖住了变道标识。极易让驾驶员分心。
更有甚者,用户并没有找到如何关闭这些广告的方法。根据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》规定,弹窗广告必须能一键关闭,但百度地图的“车道广告”不符合这一要求。
并且,即使百度当时提供了一键关闭广告的按键,指望司机在需要高度集中精力,在忙碌的驾驶中找寻并关闭广告,无疑是不切实际的。
小红书上也充斥着对百度地图吃相的不满。
(图源:小红书)
毫无疑问,百度地图确实急了。
成于广告,困于广告
百度地图的确很急。
1 月上旬,百度制定了 2025 年 OKR。李彦宏明确表示,地图要 CM 做正,市场份额跑赢大盘。
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4 年中国网民使用的地图导航 APP 中,高德地图、百度地图和腾讯地图位列前三,占比依次为 46.17%、36.96% 和 28.83%。此外,20.40% 的网民使用手机自带的导航。至少份儿上看,百度地图排名第二,是离赶超老大和被老三赶超都有一定距离。
那剩下的就是CM 做正。做正营收的话,百度能选择的,就是往地图 APP 里塞广告。
当然,百度也确实认真的谋划过如何把广告装进去。百度在2025 百度地图产品营图谱中,列举了四大场景十余条广告植入点,囊括了百度地图使用的方方面面,设计了如开屏、内容检索、定点播等多种广告呈现形式。
其实地图App 里打广告其实无可厚非,被百度逼走的用户到了高德发现,App 里面也有弹窗广告。但是,作为百度地图的最大对手,对手高德地图已经盈利,而百度地图在 2022 年起就不独立公布地图的盈收。
当然,对比搜索引擎、百度云、文库等“亲儿子”业务线,地图在集团内部占比确实是小的,合并报表等调整纯属正常。百度地图不单独公开财务信息也是企业内部正常的调整。
但问题是,站在集团层面,百度的营收即使在AI 时代,对广告的依赖性依然很强。
8 月 20 日,百度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。在剔除爱奇艺后,当期百度核心业务营收为人民币 263 亿元,同比减少 2%,在线营销收入人民币 162 亿元,同比大降 15%。非在线营销收入为 100 亿元,同比增长34%。
但即使是这样,广告业务也占百度核心收入的61.6%。
放到更长的时间周期上来看,广告收入在百度核心业务收入的占比中鲜有低于60% 的情况。
广告业务在PC 互联网时代,让百度成为了与腾讯、阿里齐名的互联网巨头。当年 “BAT” 中的 A 和 T,同期营收分别是 2440 亿元和 1845 亿元,百度则成为了二者的零头。
广告确实是个好生意,来钱快,商业模式清晰,阿里和腾讯更没有放弃广告。
但百度,成也广告,败也广告,被困在了广告里。
李彦宏聚焦了什么
回望过去的十年,至少在技术和布局上,百度确实做到了领先。
早在2016 年,李彦宏就要下定决心 “all in AI”,甚至在人工智能领域重要的理论基础,AI 的 Scaling Law,也是百度首先提出的。
2013 年,百度就立项了无人车,并成立了自动驾驶团队。即使是 12 年前的当时,百度的目标就直指 L4 级别全无人自动驾驶。
但拉长时间先看,百度各项业务都在被同行超越。
文心一言从国内的唯一变成行业中拔尖,再到Deepseek 横空出世后无论声量和用户量都难有突出的表现。
无人驾驶方面野心勃勃的ASD 在极越解散后黯然退场,萝卜快跑虽仍有优势,但也不能高枕无忧。
对此,李彦宏在过去的演讲中说:“百度为什么打不赢仗?为什么起大早赶晚集?因为我们不聚焦。”
那什么是李彦宏的聚焦?
2010 年 IT 领袖峰会上,马云、马化腾、李彦宏三人曾对云计算进行了一番讨论。会上,李彦宏称:“未来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应用,但想用云计算方式多赚点钱,我感觉会比较累。”
李彦宏聚焦的点,就是清晰的变现路径。
变现路径清晰,百度就会扑上去做;反之对于变现困难,甚至短期内难以产生正向现金流的项目,百度并不会投入过多精力。甚至短期变现和长期战略产生冲突时,百度也往往选择前者。
无独有偶,在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,李彦宏炮轰大模型开源。李彦宏表示开源是一种智商税,他说:“当你理性地去想,大模型能够带来什么价值,以什么样的成本带来价值的时候,就会发现,你永远应该选择闭源模型。”
当时闭源的文心一言可以付费,而开源大模型并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。然而随着OpenAI 开源,Deepseek 横空出世,文心一言的大门被迫打开时,百度在大模型领域也已经成为了跟随者。
更有甚者,在2012 年百度联盟峰会上,面对行业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浪潮,李彦宏表示:“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大手笔地投入移动互联网,很像酒驾的情况,很刺激也很危险。每个人都觉得很兴奋,但是没有想到挣钱很难。”
李彦宏认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问题是挣不到钱。一年后,同样在百度联盟峰会上,他公开承认:“我最大的质疑是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问题。”
彼时的移动互联网,没有清晰的变现路径,确实不符合李彦宏“聚焦”的标准。但将一个时代拱手让人后,百度只能顶着后发劣势,去补上当年逃的课。
技术上,李彦宏可以找到时代的风口,但商业上,不是每个处于幼年期的业态都必须给与集团正向现金流的。这也是为什么百度可以成为行业先行者,但在发现变现路径不清晰后,百度往往会砍掉项目,宁愿看着曾经的友商十年后赚出数个百度。
这就是为什么阿里能容忍饿了么从收购以来从未盈利,但在关键时刻能敢于给老对手美团痛击的原因;也是百度办公司就在Deepseek 楼上却错失战略布局的原因;更是极越突然倒下,百度自动驾驶布局十余年号称投入百亿但最终 ASD 恐难面世的原因。
百度地图正在为无数人导引路线,但百度自己也需要一个心中的指南针。
作者:访客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shaoshai.com/baike/527.html发布于 2025-09-08 15:10:40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打鱼晒网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