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2025年高考进入倒计时,有关专业选择的讨论再度升温。

前不久,教育部发布了《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》,全国范围内新增、撤销、调整专业点3424个,29种新专业亮相,调整力度不小。同时,首次设立“战略急需专业”超常设置机制,为重点领域开通专业设置“绿色通道”。

本科专业的动态调整,是高校响应国家战略、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的常规动作。近年来,国内外形势快速变化,调整步伐也有加快之势。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政策文件中高频提及的“战略急需”“新兴交叉”,意味着专业调整已经从传统的“加减法”走向了更为深入的“调结构、促融合”。

其中,“双一流”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“排头兵”,新增、撤销了哪些专业?如何看待这些变化?

根据教育部每年发布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》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》,我们统计了近五年(2020至2024年)“双一流”高校新增专业布点的相关数据。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哪些在“上新”?

1、工学类新增数量领跑 人工智能稳居榜首

统计显示,近五年“双一流”高校新增专业达1068个。其中,工学类501个,占比近半,遥遥领先于其他门类,这与工学作为我国第一大学科门类的情况相呼应。其次是理学(131个)、管理学(86个)。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梳理近五年“双一流”高校新增专业数量可以发现,TOP10中有6个属于工学门类,再次印证了工学的主导地位。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整体来看,工科类新增专业主要集中在技术革新、工程应用等领域,这一趋势也与近年来国家“新工科”建设的战略方向一致。

具体来看,五年内共有41所“双一流”高校新增“人工智能”专业,位列榜首,反映出顶尖高校对该领域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。

近年来,从国产大模型的快速演进到人形机器人的惊艳亮相,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国家核心竞争力跃升的“硬科技”代表,发展态势如火如荼,学科建设正当其时。

此外,“储能科学与工程”这一工学“新贵”也在前十。作为2019年才被“官宣”增设的新专业,短短几年间,就已在天津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落地。该专业聚焦新能源、储能材料等前沿领域,被视为服务“双碳”目标的核心专业。

“跑步入场”的背后,是重点高校对前沿产业风口的积极响应。

2、“智能+”转型明显 学科交叉成趋势

对1068个新增专业的名称进行词频统计发现,“智能”“智慧”“工程”“科学”“技术”等是关键词。其中,“智能”与“智慧”突出,“智能+”转型明显。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据统计,五年内,“双一流”高校新增布点“智能”“智慧”专业203个,几乎全部集中于工科,有较强的技术导向。除人工智能外,这些专业可以大致分为两类:

  • “智能+工程”:如“智能制造工程”“智能感知工程”“智能车辆工程”等,将人工智能嵌入土木、信息等传统工科体系。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,近五年仅该类专业就增设了7个。
  • “智慧+行业”:如“智慧农业”“智慧林业”“智慧交通”,强调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。

此外,今年新设“智能影像艺术”(艺术学)和“人工智能教育”(教育学)专业,分别在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开设。作为“智能+”中罕见的非工科专业,它们的设立意味着“智能+”的边界正不断拓展,从技术主导走向跨界融合。

如果再将视角拉远至全国高校,宏观趋势更加明显。

统计近十年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中含“智能”“智慧”的专业可知,十年内新增“智能”“智慧”本科专业总计2146个,其中近七成是近五年内新增的。

人工智能专业在2018年开设之初新增180个,2021年之后增势放缓。近两年,智能建造专业布点有所增加。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服务国家战略需求,是这类专业大规模增设的重要原因。

3、“健康”“运动”专业迎来新增潮

在以“智能”“工程”为主的新增浪潮中,“运动训练”以25个新增量位列第六。该专业属于教育学类,培养内容涵盖运动技能、训练理论、体能管理等。

作为一个过去由体育院校主导开设的专业,运动训练在双一流院校中存量少、空白多、新增空间大。近年来,随着“健康中国”战略持续推进、“体教融合”成为政策共识,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主动“补位”。仅近五年,就有复旦大学、中山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25所双一流院校新设该专业。

不仅如此,“健康”“运动”也正成为高校专业建设的新关键词:

  • 既有面向专项竞技项目的“冰雪运动”(东北师范大学)、“足球运动”(河海大学等);
  • 也有健康支持类的“运动康复”(北京航空航天大学)、“健康科学与技术”(上海交通大学)。

当然,专业新增数量的多少,除了受战略导向和社会需求驱动,也受“存量基础”影响。新增多少并不完全等同于热门程度,“上新”与否还取决于高校原有布点的饱和程度。

4、新设专业瞄准未来命题

近五年,我国全新开设142个专业。不少看似小众的新设专业正瞄准未来问题,从“大类拓展”迈向“精准定制”。

比如去年新增的“冰雪舞蹈表演”,正是响应北京冬奥会后国家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战略部署。

今年新亮相的29种新专业也有鲜明特点:

  • “碳中和科学与工程”“海洋科学与技术”等面向国之所需。
  • “智能分子工程”“时空信息工程”等聚焦尖端科技。
  • “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”“老年医学与健康”与民生息息相关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在布局全新专业的过程中,顶尖院校率先发力,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。

比如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提出“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”;今年全国两会再度将“低空经济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

今年,“低空技术与工程”就被加入本科专业目录,该专业为国家设置的战略急需专业之一,紧贴当前“低空经济”加速起飞的趋势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等六所“双一流”高校率先响应,从今年起首次对该专业招生。

专业是产业发展的前置准备,也是高校参与新质生产力建设的体现。

5、“新文科”加速布局

“四新”建设(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)中,新文科起步较晚。

自2020年《新文科建设宣言》发布以来,各高校积极响应,多个交叉融合型的文科专业相继设立。

如华中科技大学开设“计算金融”;南开大学、湖南大学、吉林大学等15所高校开设“金融科技”。中国人民大学、武汉大学等38所高校开设的“大数据管理与应用”专业,是近五年排名第二的新增热门专业,仅次于人工智能。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哪些在“退场”?

有的专业刚刚站上时代风口,有的则正在走向历史。

数据统计,过去五年,全国高校本科专业虽仍有新增需求,但新增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,撤销数量却连年攀升,学科“瘦身”趋势明显。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在“双一流”高校,这些调整更显方向明确:

  • 山东大学一次性停招了27个本科专业,撤销了书法学等10个专业。
  • 四川大学撤销31个专业,其中不乏电子科学与技术、网络工程等过去的热门选择。
  • 北京大学撤销信息与工程科学部。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调整的背后,既有学校本身师资力量、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考虑,也伴随着专业方向滞后、人才培养含金量不足、就业表现不佳等现实困境。

本科专业“大洗牌”

如何看待新增与撤销

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认为,学科专业大调整不是简单的“加减法”,而是有着深刻的底层逻辑,“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高地,是科技创新的高地。高校学科专业大调整的核心是为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。”

站在学校立场,吴德认为,撤销专业的决策基于三大考量因素:首先,高质量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;其次,师资力量的供给情况也是核心要素;最后是招生状况,如果一个专业招生时,第一志愿的录取率持续偏低,也可能面临被撤销的命运。

此外,产业更迭的加速也使部分曾经“对口”的专业逐渐脱离实际所需,逐渐被淘汰;又或者被撤销专业并不是高校的办学特色,要收缩非优势领域强化办学特色。

理性看待专业调整,新增亦然。
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,很多新的专业是伴随着新的产业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所产生的,譬如低空技术与工程是随着低空飞行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专业,近年来很多高校也参与了相关技术的生产和使用。

对于考生来说,是否要优先考虑这些新专业?

在储朝晖看来,对于考生来说,如果优势、潜能或兴趣恰恰在这些方向,当然可以优先选择,盲目选择没有必要。他建议,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要多一分理性少一些盲从。

事实上,无论是“上新”还是“退场”,专业并非依据社会舆论的“冷热”来变化。高校专业的动态调整,要历经学院提报、学校公示、教育部审批等多个环节,专业“热不热”,不能只看眼前风向,更要看长远路径。

再谈未来,学校还需要在新增专业的教学资源和体系上同步跟进,让新专业真正落地生根,成为高校的“新支点”。而撤销专业背后的资源再配置,也同样需要制度化安排,以保障学生权益和人才出口。

正如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所说:“高校专业发展的小逻辑,必须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。”高校专业设置的第一准则,是社会需求。

高等教育是人才链、创新链、产业链的起点。高校培养什么人、如何培养人,决定了国家未来的竞争力。这一轮正在进行的专业调整,不仅是高校对自身生命力的更新,更是向教育强国稳步前行的必要一跃。

来 源丨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

PS: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,欢迎留言咨询,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。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aoshai.com/7043.html

(0)
百科参考网的头像百科参考网
上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下午4:19
下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下午4:19

相关推荐

  • 有人因此“毁容”!这种虫子很活跃,遇到不能拍!正确应对需一招

    气温逐渐上升,各类烦人的虫子也随之而来。近日就有“女子拍死隐翅虫后摸脸几乎‘毁容’”的新闻登上热搜,让很多人看到图片都心慌慌。 微博截图 如果在网上搜索“隐翅虫”这个关键词,你会发现,它年年都会出现在热搜榜,与之相关的新闻也大同小异。 相关热搜截图 那么,隐翅虫到底是什么虫?它们真的有这么恐怖吗?不幸遇到时,如何避免被它伤害? 让人“毁容”的隐翅虫, 是什么…

    2025年5月2日
    1300
  • 为什么有的疫苗只用打 1 针,有的却每年都要打?

    今天是 4 月 25 日,也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。说到儿童疫苗,很多家长都觉得很复杂,毕竟每个疫苗接种时间都不一样。甚至有的疫苗打 1 针就可以了,有的疫苗还得年年打。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 想要搞清楚这些,就要从疫苗的免疫程序说起,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。 图库版权图片,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免疫程序不同 大家都知道,疫苗是预防传染病(甚至近几年已经涉及…

    2025年4月25日
    3300
  • @初中、高中毕业生,两封信带你看国家资助好政策

    日前,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初中毕业生、高中毕业生致信,分别介绍了高中、中职与高校学生资助政策,并提醒防范网络诈骗有关事项↓↓↓ 亲爱的同学: 你好! 见字如晤,展信舒颜。首先,祝贺你即将迈出初中学校的大门,踏上更广阔的征程。无论你是选择普通高中还是中职学校,请不要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担忧,国家资助政策始终为你保驾护航! 如果你选择就读普通高中学校,原建档立卡家…

    2025年4月29日
    2700
  • 《新闻联播》主播潘涛进考博复试?上戏回应

    5月12日,上海戏剧学院公布了2025年博士研究生(申请-考核制)复试名单,有网友称,名单中名叫潘涛的考生是央视《新闻联播》主播。名单显示,潘涛报考数媒演播艺术,业务一科目成绩为92.34分。从申请条件来看,数媒演播艺术方向对考生的要求颇为严格:既需要具备相关播音主持实践经验,又要求在学术领域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。潘涛虽已本科毕业多年并达到博士申请的基本要求,…

    2025年5月15日
    700
  • 这种水果很甜,热量却很低,还是补水第一名(不是西瓜)

   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,很多人会更加偏爱水分充足的水果,炎热的天气下咬上一口“水灵灵”的水果,那可真是既甜美又解渴。 说到水分充足的水果,蜜瓜完全可以拿得出手,而且味道还很“香”,价格也不贵,真是太亲民了!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蜜瓜。 图库版权图片,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蜜瓜营养如何? 蜜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甜瓜,也叫香瓜,是葫芦科黄瓜属的植物。在栽培学上可分为厚…

    2025年4月30日
    2100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PS: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,欢迎留言咨询,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