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象新闻记者 蔺建伟
在周口市鹿邑县前李村这片麦田里,前期由于各项管理落实到位,种植的冠麦2号等小麦品种,看上去株株挺拔、麦穗青翠。五一期间,合作社人员抓紧时机,浇好最后一遍水——“灌浆水”。
当前,河南8500万亩小麦进入“灌浆期”。这个时期既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,也是需水的高峰期,如果缺墒的话,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。
据气象部门预测,近期我省大部以晴天为主,无明显有效降水,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,且近两天持续大风高温,旱情有进一步发展趋势,仍需进一步做好抗旱浇灌工作。
五月一日,假期的第一天,河南省召开全省小麦抗旱视频调度会议。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做好抗大旱、抗长旱准备,要坚持科学分类浇麦抗旱,水源条件差的地方,充分挖掘水源,力争少减产。
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詹克慧告诉记者,这个时期的重点是要围绕提高小麦的粒重,来加强田间的管理,缺墒的地块、有浇水条件的地方应该及时浇水,确保小麦灌浆必要的水分和营养。
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、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表示,缺墒的麦田尽量在5月10号之前补浇一次灌浆水,“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大水漫灌,特别是不能让田间积水,同时的话要避开大风天气浇水,以免发生倒伏”。
小麦进入生长后期,专家提醒还要时时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,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。
“尤其蚜虫白粉病锈病等病害,是我们小麦灌浆以后会严重发生的病害,应该加强防治。当然同时我们也要在防治病害的时候,就是加入叶面肥,促进籽粒的灌浆”,詹克慧说。
此外,近期温度偏高、降水偏少、大风偏多,极易发生“干热风”天气,导致小麦早熟,需要提前做好防范应对。
郭天财教授建议广大农民朋友和种植户,在一喷三防的时候,一定要加施一些磷酸二氢钾等植物生长调节剂,来预防或者减轻干热风的危害。
此外,郭天财教授还特别提醒,“要预防旱涝急转对小麦生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。我们现在只有一项措施一项措施地去落实,才能大灾的田块少减产、小灾的田块保稳产、无灾的田块多增产,力争今年夏粮有个好的收成。”
PS: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,欢迎留言咨询,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。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aoshai.com/608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