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网友反映称,在瑞幸同一门店使用四部手机购买生椰拿铁,虽说四部手机显示的原价相同,但实际价格却有很大差别,分别为9.9元、10.9元、10.9元和13.9元,其中积分最高、消费频次最高的账号价格最贵,差价最高达4元,也就是贵了将近40%。
瑞幸咖啡的这一价格差异,引发了极大争议,消费者认为瑞幸方面进行了大数据杀熟,让经常购买的用户无形中花了更多的钱。
瑞幸官方对此也进行了回应,称价格差距会受到门店优惠策略、商圈定价差异及优惠券随机发放的影响,没有针对高频消费用户提高价格,不存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。
大数据杀熟情况其实普遍存在于网购平台、在线旅游、网约车等应用平台,其会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用户,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,从而去吸引新用户或低频使用用户,引导这部分用户的消费习惯,对于高频使用用户,则会提高价格创造更多利润。
类似情况其实在手机应用中非常常见,但如果在没有修改原价的前提下,通过优惠券的方式造成价格差异,其实并不属于违法行为。显然,对于这种问题,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法规来进行规范。
PS: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,欢迎留言咨询,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。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aoshai.com/5702.html